说实话,如果要摆事实、讲道理的把前因后果捋顺清楚,估计得写出一本“专著”了,还是上中下三册的那种。这里呢,就简单说说其中缘由。
美国印钱的世界影响力,主要取决于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。
从历史上看,自19世纪末起,全球金融贸易就开始比较正式的在金本位制下运行了,此时“日不落帝国”的货币——英镑被认作了世界结算货币。
这是因为,英帝国强大的国力和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统治性地位,再加上其全球黄金储备国NO.1的优势,保障了英镑作为硬通货币的可持续性。
直到20世纪20、30年代,世界政治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了北美洲,靠着两次世纪大战,美国海绵一般的吸收了全球财富。四十年起,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就以绝对优势,远超了英国,一直独占鳌头至今。于是,随着国力的衰微,二战后,国际市场上,英镑最终让位于了美元。
二战前,全球各国也都维持着一定的黄金储备,他们会以本国货币兑换某一规定数量的黄金,通过金本位,让世界各经济体保持了固定的汇率制度。
二战后,这种直接金本位的法则,被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替代,将金本位制改为金汇兑本位制。在这个制度下,一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,只能兑换与黄金挂钩的美元,再用美元去比对黄金。而且,采用该制度的国家,还需要将本国黄金存储在美国银行以换取美元外汇。
虽然到了60年代末,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,美元对黄金开始了浮动汇率,但大致情形没变过,都是——美元对黄金,各国货币再对美元。全球来看,美元一直是最保值的货币,没有之一。因此,国际交易市场上,诸如石油、粮食、军备等大宗货物,几乎全用美元结算。
长期以来,基于美元的硬通性和美元交易体系的捆绑和联动机制,考量到一国的“购买力”和抗风险能力,用美元、存美金仍然是最“保值”的选择。因而我们看到,全球各国,特别是中国、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,或者欧美那些进出口交易额高的地区、中东各大能源出口国们,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,手中都得握着大量的美债(类似于囤美元)。
这种情形下,既然美元被用作了“世界结算货币”,那么,管“印钞”的美联储,就相当于全世界的“央行”。
在经济“疲软”的局面下,美国就会采取量化宽松政策,增加美元发行量,用来刺激国内经济。
反之,一旦美国经济有泡沫的风险,美联储会适当减少美元的发行量。
类似货币政策颁布前,必须要经过美联储、总统内阁研究、讨论、国会批准的,并非某个领导人一拍大腿,打开机器,就哗哗的开印。
当今疫情引发了“石油——美元”危机,美国国内经济持续疲软走衰,美联储就开始史无前例的宣布加印美元了。
只是,美元作为国际流通和结算货币,多印出来的美元,除了美联储本尊买了自己发行的国债,美国民间经济活动花出去一部分外,大量的“热钱”,还是会流向国际市场的。
美国过增印钞票,对自己而言,能轻松降低其实际债务负担。
但另一方面,类似于咱们人民币增发,国内的商品跟着涨价一样,在国际市场上,美元作为通用结算货币,那些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由于汇率变动普遍会涨价,这就导致了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。
此外,美元的贬值更会让各国债务资产明显缩水,对全球的货币和金融体系,会产生很大冲击。
也就是说,其他国家一旦超发货币,祸水得自己兜着;而美国多印了钞票,却可以“名正言顺”的把通胀风险向转嫁给他国,让国际市场去“消化吸收”美国的国内经济危机,最终迫使全球人民一起为自己买单。
这就是美国通过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,大薅全世界羊毛的法宝。
客观看,美联储一旦出现“异动”,影响的是全球的经济走向,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弄不好美国自己也会遭到“反噬”。而且,各国也都密切关注着美国的一举一动,参照美国货币市场的走向来制定本国的经济、货币政策。
显然,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,美国印钞票,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,远超出了国家的内政范畴。
所以,考虑到保持美元的信誉和相对稳定价值需要,美联储增印美元也不会一直无限度的乱来,差不多了就会收手的。不然,小羊们都饿死了,去哪里薅羊毛呢?
2020-08-09 22:27
2020-05-19 01:23
2020-08-22 21:36
2020-06-25 16:01
2020-05-19 02:45
2020-07-13 14:06
2020-08-09 09:27
2020-07-18 18:40
2020-08-09 13:29
2020-10-19 22:08